亳州市发布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
计划投资13.8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新增班级498个、学位2.26万个;评选市级“双带头人”100名、“党员教师示范岗”450个;每学期为家长开设不少于2-4课时的家庭教育课程,评选市级“家校共育示范校”150所……近日,《亳州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计划》)印发,将围绕七项重点任务实施24项具体工作。
亳州市将利用三年时间,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基础教育内涵提升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提升全市基础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学校:继续扩充公办资源
《计划》明确提出,2022-2024年,我市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亳州市将继续扩充公办资源。加快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计划投资13.8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新增班级498个、学位2.26万个。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投资8.4亿元,新建并改扩建学校食堂48个、学生宿舍楼79栋、教师周转宿舍43栋。建立完善教育经费专项投入机制,加大集团化、联盟办学,以及教师走教、支教等经费投入。
在加强教育装备方面,我市将落实体育、美育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体育场地场馆设施建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有条件的学校配套建设体育馆(风雨操场)、科技馆、校史馆、图书馆、报告厅以及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手工制作室、科技实验室等。图书、仪器设施配备达标。
在发展智慧教育方面,亳州市计划投资1.88亿元,实现小规模学校、乡村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全覆盖,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提高网络接入水平,实现网络全覆盖。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兴技术为基础,重点建设智能学习和体验中心。打造18所各具特色的信息化应用学校。建成智慧教育云平台,促进教学教研资源共享。加快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强队伍:选派百名校长赴长三角跟岗学习
教师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盘活教师资源,力争利用三年时间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落实《亳州市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实施“2535”名师培养工程。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评选市级“双带头人”100名、“党员教师示范岗”450个、党建工作示范校150所,强化示范引领。
在培养名师的同时,我市还同步实施“123”名校长培养计划,每年评选表彰20名市级乡村优秀校长,全市选派100名中小学校长赴上海奉贤区等长三角先进地区跟岗学习。推进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优化中小学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城乡学校校长交流力度,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探索中小学校长末位淘汰制。
《计划》要求,要进一步聚焦教研推动,提高育人本领。未来三年要配齐配足各学科专职教研员,成立36个市级学科教学研究指导组,聘任80名市级兼职教研员。同时丰富教研载体,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主题教研、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市级教研活动不少于50次。到2024年,实现普通高中大单元教学优质课例和义务教育优质课评选学科全覆盖。
《计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引领,开展常态化和专题教学视导,每年举行全市中小学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和命题设计大赛,引导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效率和作业质量。指导学校结合实际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开展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经典案例征集活动。建立市级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20个,每年开展市级送培、送教和送研活动不少于20节次。
另外,亳州市还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力争经过3年努力,建立较为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选树120个市级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建设30个市级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同时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建立师德师风问题“黑名单制度”,完善教职工准入查询制度。
严招生:从源头上控制大校额大班额
《计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首要任务就是规范办学行为。要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严肃招生纪律的通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健全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严格控制招生计划和最低录取控制线,从源头上控制大校额、大班额。加强学籍管理。打造精品校园文化,优化校风、教风和学风。落实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实现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健全规范有序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和退出机制。
亳州市还将进一步优化办学格局。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科学统筹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规划。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落实《“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办好县域普通高中,将亳州一中打造成皖北一流名校。
改革是发展动力,《计划》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要推进督导评价改革,完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配齐配强各级督学,加快构建“慧督导”信息化平台,提高教育督导效率。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完善联盟(集团)办学机制、市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分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普通高中“优质带动、整体发展”模式,通过集团办学、对口帮扶、教学联盟等形式,带动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整体发展。加强与长三角交流合作,每县区至少组建10所长三角联盟校。要推进教师管理改革,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强化县(区)域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县(区)教职工编制、人员经费、岗位设置、交流轮岗,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奖惩机制。
亳州市还将着力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工作机制,每学期为家长开设不少于2-4课时的家庭教育课程,设立家长接待日,评选市级“家校共育示范校”150所。支持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对校长、教师进行满意度评价。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评选市级关爱留守儿童精品案例150个。
育人才: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同时,《计划》还提出,要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首先是坚持德育铸魂,亳州市将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开展中小学德育品牌培育工作,评选市级优秀德育案例150篇,德育品牌学校60所,评选“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各150所,选树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300个。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市级思政课名师库,组建高水平思政课名师团队。
在推进智育提质方面,亳州市严格落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加强“五项管理”和考试管理。组建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实施“黑白名单”制度。完善课后服务信息化平台功能,丰富“慧学习”系列课程,评选市级优秀课后服务案例150个、课后服务示范校60所。健全中考招生政策,将地理、生物分数纳入中考总分。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强学生选课指导。
实施体教融合,亳州市将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开设要求,鼓励学校每天每班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每位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每年至少举办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性体育运动会。完善市、县(区)、校三级体育赛事体系,每年开展全市校园五禽戏大赛。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9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0所。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确保体质优秀率8%以上。
深化美育熏陶,亳州市着力开齐开足美育课,开展书法、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帮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评选市级优秀艺术社团50个、美育精品示范课20节、市级优秀美育作品100个。实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每年市级培训美育教师100人。完善市、县(区)、校三级艺术展演机制,每三年至少举办1次市、县级艺术展演活动,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校园文化节、艺术节或科技节。
强化劳动实践,亳州市将制定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推动劳动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开发校内劳动场所,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把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共育内容,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评选市级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150个、劳动教育特色学校60所、劳动精品示范课60节,遴选认定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0个。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方案、压实责任、加强督导、强化考核、加大宣传,为全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营造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亳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将利用三年时间,建立健全市、县(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坚持高质量育人,建设高质量队伍,推进高质量均衡,优化高质量服务,推动全市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更好地发挥教育事业在实施“六一战略”中的奠基性作用。(张珍 吴魁)